在西南某省份,當地一些單位領導不僅用公款送錢,甚至還召開黨組會議,討論給縣委書記和縣長送錢的具體數額,然後按當地潛規則,一般由兩名領導幹部去送,其中一人進縣委書記的辦公室,另一人則站立於門外,進去的領導幹部出門時再用手拍一拍空口袋,以示“利是”已送出。(1月9日人民網)
  眾所周知,為領導派發“紅包”、送禮,屬於官場陋習,是一種在暗地裡運行的不正之風,通常被坊間稱作“潛規則”。本是見不得人的勾當。現在,一些單位的黨組織,公然把它作為重大的工作事項拿到黨組會議上來討論,著實讓人匪夷所思。
  分析起來,一些地方召開黨組會議討論如此奇葩的問題,看似在送禮問題上群策群力、結晶集體智慧,其實三個深層次的問題明顯被擺上了桌面。
  一是黨組的負責人在分攤責任。召開這樣的會議,主持者對於議題的“合法性”肯定心知肚明。正因為有問題,所以才開會討論。把更多的人拉進是非之地,一旦出現問題,便可以拿集體研究搪塞問責,減輕對自己的懲戒。
  二是單位的監督虛設。一般情況下,單位的紀檢負責人也是班子成員,既然專司監督職責的人員就在會議現場,也擁有發言權,為何不制止、不報告?原因不外乎有三,要麼考慮給領導送禮對自己也有利,選擇默許,要麼“堅持”少數服從多數,選擇順從,要麼認為都是“圈子”人士,一家人不說兩家話,服從“一元化”領導,放棄監督。
  三是官場政治倫理塌方。要說,眾多的人員一起開會,就是討論其他問題,也不可能“萬眾一心”,但在這件事情上,意見卻高度統一,最終還分工負責把送禮工作落到實處,不僅表現出集體對歪風邪氣的高度認同和追捧,更表現出領導集體另類的官德和從政理念。正是集體政治倫理的墮落和職務倫理的扭曲,導演了黨組討論送禮的驚世大片。
  其實,儘管集體討論送禮的事情只是個案,但反映出來的問題並非絕無僅有。更多的是送禮規則在“潛行”,一切盡在不言中。有的為升官送禮,有的為項目送禮,有的為分贓送禮,有的為自己謀大利送禮,等等。這就說明,強化對公權的約束,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,消除權力謀取私利的基因,切斷權力與私利的輸送鏈條,不僅是一句政治口號,更是改革的當務之急,勢在必行。只有儘快建立起依法治權的剛性方略,送禮之風才能壽終正寢,集體討論送禮的官場怪相也才會銷聲匿跡。
  文/鐘爍明
  
  (辣味時評,一掃就行!歡迎各位親愛的作者關註紅辣椒評論官方微信!同時官方微信平臺將不斷推薦展示優秀作者!)  (原標題:黨組討論送禮呼喚依法治權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l34klmel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